对话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 | 收藏传承也是美好精神的传承
中国民营美术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发展至今已经30余年的历史。众多民营博物馆、美术馆为中国的美育事业添砖加瓦。于2020年底正式开馆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拥有5000余件馆藏,汇聚了自元、明、清以来中国书画精品,17-20世纪欧洲油画大师佳作和当代中国杰出油画作品,以及800余件上世纪30-90年代中国版画佳作等。中国书画方面包括董其昌、唐寅、文征明、朱耷、金农、郑燮、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油画方面收藏有鲁本斯、凡·戴克、雷诺阿、阿尼戈尼等大师的经典作品,以及徐悲鸿、颜文樑、倪贻德、沙耆、靳尚谊等人的佳作。正值暑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公共美育活动,在此之际,艺术市场通讯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副馆长宋新新女士进行了一次对谈,她将与我们分享华茂集团的美育与收藏事业的故事与规划以及民营博物馆如何推动地方性艺术生态良性发展等内容。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宋新新女士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伫立于浙江省宁波市钱东湖畔,是由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茂集团)投资建设。华茂集团的创建之初就包含了教育与艺术的基因,它创建于1971年,最初由出口外贸的竹编工艺品起家,后拓展出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具生产、建立民营学校等事业。如今的华茂已经成长为兼具教育创新、科技制造、国际贸易、房产开发、金融投资及健康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实业集团。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华茂集团第一代掌门人徐万茂先生,在收藏与办学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建立艺术教育博物馆的想法。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事业,90年代末期华茂集团开始办学,徐万茂将收藏的艺术品开放给学生们参观。开放藏品的初衷很简单,他认为直接观看大师们的真迹对学生们的教学有利。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建立之前,华茂集团已经拥有了一家在华茂校园内开放的美术馆,“其实建立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有一个暗线的。”宋新新与我们分享道,“华茂美术馆的建立是一个‘缓兵之计’,2008年时我们就已经决定要创办一所艺术教育博物馆,但当时没有确定好具体的场地规划。”如今两座展馆已经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下稳步运营,且都对公众开放。
华茂美术馆
宋新新认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与普通美术馆的区别在于华茂以“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展览与活动的根本锚点。“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比较费心、费力且费时的事情。”宋新新说道,公共美育在短期内并不能迅速地看到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来运营公共美育事业。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在开馆时建立起规章制度、团队建业务规划等运营模式。次年开始向公众开放艺术教育活动。2022年,华茂在摸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公共教育运营模式。公教团队会通过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行美育。例如,版画专题课程,从华茂馆藏版画藏品出发,接着进行黑白木刻、套色版画、丝网印刷等相关的课题实践,公众在参与美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东西方版画历史并创作艺术作品。这些公教课程潜移默化地向公众传播艺术历史与理念,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在此期间也充分发挥自身的藏品、师资优势来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播。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公教活动“建筑工作坊:一起来设计学校吧!”现场华茂的收藏体系在徐万茂先生手中建立,由其儿子徐立勋接棒,建立起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如今徐立勋的儿子徐钰程也十分热爱艺术,对于艺术的热情在家族中传承与延续。宋新新提到,艺术收藏并不是一个三五年或是十年就能完成的计划,华茂集团的艺术收藏以“代际”为计量单位,依靠代代相传来推动收藏的丰富和完善。
徐万茂、徐立勋与徐钰程三代收藏家合影宋新新表示,徐万茂先生是一个非常尊重艺术与信任专业力量的人。华茂收藏体系最初是在油画与书画这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延展,遵循艺术家或是艺术作品在东西方艺术史上的定位以及教育与师承发展这两个核心理念,如收藏中国晚清书画名家吴昌硕先生的作品时,华茂会将吴昌硕影响的一批艺术家的代表人物的重要作品也纳入收藏体系,从而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师承脉络。目前艺术收藏基础体系已经建立,之后的收藏将会一直延续这样的脉络。
吴昌硕(1844-1927),《花卉(四屏)》1900,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馆藏集团最初的收藏大多集中在古典、近现代的艺术佳作,近年来也开始涉足当代艺术领域。宋新新提到,如今当代艺术是艺术领域的不容忽视的板块,博物馆也一直关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今年9月份宁波籍当代艺术家丁乙的个展“故乡与旅程”将会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幕。
艺术家丁乙,图片来源:丁乙工作室华茂秉承着“收藏为了教育,建馆指在育人”的宗旨,不会限制艺术品的媒介形式、创作题材、年代或是国别。古代书画、当代新水墨、西方古典油画、现当代艺术、实验先锋的行为艺术或是如今风头正劲的新媒体艺术都被纳入收藏的考量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接纳着各个时期的全球艺术佳作。在这个话题最后,宋新新还与我们分享道,华茂开始尝试用技术的力量对艺术品进行数字化的保藏,希望建立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这个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将运用到公众美育的事业中。
菲力比诺·利皮(1457-1504),意大利,《圣母与施洗者圣约翰在乔凡尼诺·勃基斯特背景前》,1490,木板蛋彩画,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藏
宁波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它位于中国地区长江中下游,自唐宋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它也是中国近代较早开始开埠的港口城市之一。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掘于宁波地区。宁波文化源远流长,收藏之风由来已久。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图书馆之一,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博物馆也位于宁波。这些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今日宁波文化发展与艺术繁荣的重要基石。据不完全统计,宁波拥有大大小小50余家民营博物馆、美术馆。重视教育与文化的传统已经写入这个地区的血脉之中,近年来政府也通过实施政策方针、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区性文化、艺术生态的向好发展。官方或是民营的艺术机构形成矩阵,一同推动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我认为宁波缺少一个以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园区。”谈到推动地区文化艺术生态更好发展的创新和突破措施时,宋新新这样说道。北京的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上海的西岸文化走廊、M50艺术创意区等,形成艺术聚集区为行业内的沟通提供交流的场所,也能够为公众的参观游览提供便利。她期望宁波之后的艺术产业发展能够形成更具有凝聚力的社群体系。
东钱湖教育论坛艺术建筑群作为宁波地区民营博物馆的一份子,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博物馆这一新的“文化地标”,一方面向全球展示宁波的新形象,同时也能让宁波市民与世界顶尖艺术“零距离”接触,助力城市审美和文化品位提升,也希冀通过各类展览活动让艺术融入宁波的“毛细血管”之中,更好地赋能城市文化发展。华茂团队在去年开展了152场公教活动,基本一周就有两场公教活动。宋新新认为,高频率的公教活动的展开给宁波地区的带去了既活泼又紧张的艺术氛围。宁波地区公立、私立美术馆在良性的地区艺术生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博物馆、美术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地区常态,今年9月,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将会与宁波天一阁博物院联动,向公众呈现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姜宸英的书法手抄本展览。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馆新闻发布会,从右至左依次为 徐立勋 许江 龙永图 宋新新华茂积极致力于推动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2020年,在华茂开馆之初就参与发起了东钱湖教育论坛,论坛汇集政府人士、高校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企业家等跨界嘉宾参与探讨了关于社会美育的话题。宋新新分享道,“20年前是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初创阶段,10年前是整个中国民营美术馆的高速发展阶段。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新的诉求与新的发展也随之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于2022年策划牵线发起全国民营美术馆创新发展论坛,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张子康馆长、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田霏宇馆长、麓湖A4美术馆孙莉馆长、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震旦博物馆执行馆长黄圣智等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的翘楚将会一同探讨中国社会美育事业的现状、寇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论坛受疫情影响延期至今年11月。
2022年全国民营美术馆创新发展论坛海报艺术带给人不单单是感官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精神与价值观。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以宁波为坐标,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乃至中国公众美育事业的发展,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艺术公众属性,推动艺术走进大众。*如无特别备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