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艺术银行行长高峰论坛”核心观点指向

《艺术市场通讯》有幸作为合作媒体参与到“2017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二届)暨全球艺术银行行长高峰论坛”中。以下我们将就本届艺术论坛核心观点与大家来作分享。


11111.jpg


丨艺术品金融势在必行丨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交易数字非常惊人。一方面创富增长整体上对艺术品及收藏品市场带来正面影响,中国高净值人士偏好投资其财富总值中约19%用于艺术品,投资额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大量的资金需求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也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增量;第三方面,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的消费结构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期,精神消费逐渐取代物质消费变成刚需,成为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新支撑。


22222222222222222.png


2016年德勤艺术与金融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高达78%的财富管理人认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应该纳入财富管理服务;72%的收藏家出于热爱而购买艺术品作为投资。同时,全球市场有73%的受访人希望将艺术品和其他收藏品纳入财富报告,从而能综合理解他们的整体财富。


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调、结构转型的大背景压力下,金融行业无疑需要拓展其服务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选择以高净值人群的财富配置需求偏好和文化艺术资产管理为切入点,在品质金融服务领域创新改革。结合艺术和文化大产业生态发展的市场需求,将对金融领域的繁荣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消费习惯都正在经历变革。随着精神消费的崛起,艺术品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将是历史的必然,艺术文化金融服务将是创新增长的关键力量,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去推动。本次“全球艺术银行行长高峰论坛”所有演讲嘉宾就此对艺术金融未来发展分享了自身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jpg



丨艺术银行的认识丨

 

本次论坛以“艺术银行”为讨论背景,常关注《艺术市场通讯》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艺术银行”通常都有包含哪些服务。


艺术银行目前参与到艺术市场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艺术市场研究、艺术商业咨询、艺术投资银行、艺术资产管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银行在艺术金融领域开始试水,例如加拿大银行、台湾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等,都给了我们学习与参考的范例。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png



让我们来回顾加拿大艺术银行的历史发展。早在1972年,加拿大艺术银行创建了国家收藏馆,以推动加拿大当代艺术发展;再到上世纪90年代,“培养艺术品市场的需求”的概念被提出,加拿大艺术银行进入了自给自足、百分百成本回收的新商业模式;而如今,通过借贷、展出和通过电子渠道开展外延项目,再加上部分来自于委员会的额外资金,加拿大艺术银行开启了一种致力于兼顾政府与民众的艺术需求的双重模式。


再如英国艺术基金,他们被国际知名拍卖行佳士得认为是艺术品投资领域最出色机构的之一。通过投资优质的博物馆藏等级别的艺术品,英国艺术基金成功地实现了资本增值,24个月里,仅在佳士得、苏富比两家拍卖行的交易总额就超过了3.7亿美金。他们凭借着超过45年的丰富的艺术市场经验、完全独立且透明化的咨询服务,改善和降低了交易成本,创下了作为市场领导者的优质业绩。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png


除此以外,现如今各大艺术品电商也纷纷投入到艺术品金融的热潮中,如HiHEY、阿特多多,都有开设相关的金融服务。


另外,本届论坛还着重强调了自贸区在艺术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性。由自贸区辐射出四大集群,分别是:数字集群、物流集群、金融集群、艺术集群。自贸区的构成把这些集群串联在一起,为艺术市场、艺术金融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运作平台。



丨科技与数字化会带来什么?丨

 

本次演讲嘉宾多次提到科技与数字化将是未来艺术金融推动的核心。加拿大艺术银行负责人塔米·斯科特(Tammy Scott)表示,全球都正在经历数字革命。

 

关于艺术与科技,戴曼迪斯,H.彼特,史蒂文·克勒斯在《大胆:如何获得成功,并影响世界》一书中提出了“分裂的6D”这一概念,将艺术金融市场分为了六个阶段:


1. 数字化:艺术数据开始通过数字黑道收集和分发;

2. 骗局:大量的炒作开始围绕新公司和技术构造,但他们大多被老牌公司怠慢;

3. 分裂:新玩家开始破坏传统的运营模式,并从现有玩家中获取业务;

4. 推销:艺术相关服务变得越来越便宜,因为破坏性玩家继续加快盈利;

5. 非物质化: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收入渠道随着艺术行业的破坏而减少;

6. 民主化:所有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和负担得起艺术相关服务。


3.jpg


德勤与ArtTactic联合发布2016年艺术与金融行业报告显示,科技与线上艺术公司的信心在不断增强,愈发重视它们在艺术市场演进中发挥的作用:大多数艺术行业从业者(73%)与艺术品收藏者(69%)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线上艺术公司将在艺术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些创新成果,例如数据区块链技术(即比特币的核心技术),也证明了科技与创新能够推动艺术和金融行业的发展。

 

那科技究竟会为未来带来什么?最直观的表现将是增加艺术品市场的透明度与便捷性。随着科技与数字化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加深的重要性,近年的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以下的新特点:

1. 消费需求由满足日常需求向追求品质转变、消费升级明显;

2. 消费方式线上与线下融合。

 

基于这样的新消费模式,在线的艺术金融呈现出一种不可抵挡的发展力量,各种线上服务各司其职,为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所方面的帮助:在线数据的记录使得艺术品估价有了一定的透明度和标准;相关的社交平台使市场中的消费者们得以交流专业知识,各大在线交易平台为艺术品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在线艺术教育则起到了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作用。


丨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丨


微信图片_20170329210310.png


教育是推动艺术金融发展的核心与必经之路。然而目前,社会大众对于艺术教育存在不少缺失,主要分为分为三点:

1. 美术史的认识:我国对艺术文化的教育长期不受重视,不过近年随着人大将艺术纳入中考范畴,并今年付诸实施,未来这一情况将大大改善;

2. 艺术市场的认识:这是对艺术市场风向趋势的把控。国际著名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就是凭借这种了解市场的能力在行业中占据了绝佳的优势。对于他们来说,定价不需要那么透明,但如果可以进一步标准化,能吸引更多人(例如银行等机构)踏入艺术金融领域;

3. 风险认识:我国的艺术金融行业还未有西方成熟,以至有许多可能导致风险的问题存在。这是基于对艺术市场的不认识。

 

由于以上三点的艺术认知的缺失,市场产生了对于艺术咨询服务的需求。

 

艺术咨询服务在艺术金融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核心的作用。CEO菲利普·霍夫曼提出了:建立风险清单,建立范例和行为准则——这或许是在艺术品定价缺失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

 

除了艺术咨询服务可以补足艺术市场投资者的教育缺失以外,国际化的艺术金融交流活动也是一种能够起到促进各地区艺术教育进步的方式,范勇所创建的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png

 

丨如何将艺术推向大众化丨


艺术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前提,就是艺术的大众普及化。基于前文的观点所言,科技与教育会是大众艺术普及的最有力的推动方式。在这里,几位演讲嘉宾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微信图片_20170329205212.jpg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表示,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其与艺术的不断结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并且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艺术中来。


·故宫博物院IP文创:就如近年非常火热的故宫文创为例,他们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平台,把故宫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分享给公众,用富有创意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人。

·谷歌VR技术:这是谷歌为艺术领域创造的“黑科技”。Tilt Brush与HTC Vive捆绑,用户可以创造出富于细节的艺术作品。这款应用非常直观,用户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并完成有趣的作品。当用户使用不同的笔刷、铅笔和缩放功能时,他们将逐步了解如何使用虚拟现实控制工具。

·城市美术馆:在城市中放置可以与大众建立互动的公共艺术,让大众参与艺术中来,感受艺术,从而热爱艺术。   

 

另外,加拿大艺术银行负责人塔米·斯科特也在论坛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艺术展览场地的选择,是吸引大众参与、认识艺术的关键。

·基础设施: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艺术银行利用地下通道里的空橱窗展示艺术作品。

·公共机构:在西方,医院、治愈中心中的艺术治疗已经很常见,他们用艺术给予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心灵上的关怀。

·写字楼:选择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合作,是最具有潜力的投资方式。高级商用大厦里人来人往,放置一些引人注目的装置性艺术,对于艺术品本身也促进了宣传的作用。

·线上展示:Google Arts & Culture项目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是谷歌建立的一个虚拟博物馆,包括6.5万张画作、将近8千张照片、1.9万个陶瓷艺术品、7000个雕塑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将开启线上展示。

 

丨区块链推动的重要性丨

 

区块链也是本届论坛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包括范勇院长,德勤卢森堡董事阿德里亚诺·托尔切洛(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中国文化金融论坛秘书长金巍等等,都提及了区块链技术对于艺术品市场中信息追踪管理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70329205110.png


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艺术市场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五大行业之一。

 

虽然此项技术尚在发展当中、还有进一步成熟的空间,然而说到底,实际上它相当于是互联网上的一项应用协议。它通过复杂的算法、加密技术和共识技术的设计,来实现充满创新性的价值互联、分布式链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不可逆之类的一系列特性。而这些特性,在艺术品的交易、授权、版权保护、供应链溯源等环节中,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块链不仅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免费的库存管理系统,在艺术品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通知画廊和美术馆等相关机构,还可以为收藏家寻找没有公开披露的价格和身份等虚拟资产信息。区块链可以成为寻求艺术品的美术馆和希望通过展览提升艺术品价值的私人收藏家之间的中间商,将艺术品的完整生态链信息放到区块链上,为博物馆、私人藏家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支撑。区块链作为一个容易分享、发现和传播的永久记录,如果发展顺利,将会促进艺术市场向私人的点对点交易和网上交易转移。

 

德勤的技术领导者Patrick Laurent如是说:“区块链分布式分类账可以追踪艺术品的旅程,当艺术市场上使用这种技术时,艺术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事情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可追踪的,应用程序解决了当今艺术市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与一件艺术的起源和运动有关的脆弱文件。”

 

附:本届所有参与演讲嘉宾名单

 

范勇丨

范勇.jpg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硕士,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办人,前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理事、研究员,现为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AIAF)创始人。

主题演讲:艺术银行的全球生态与未来可能


塔米·斯科特(Tammy Scott)丨

2.jpg

于2010年进入加拿大艺术理事会,目前担任传播暨公众参与局局长。她监管理事会的市场沟通活动以及加拿大艺术银行的推广项目。在加入理事会之前的工作中,她曾担任过泰勒斯通讯营销传播副总裁,ACF基金公司广告营销总监。这三个品牌在斯科特女士的任职期间均被《营销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营销品牌”。

主题演讲:艺术银行的运作模式、影响和未来

 

阿德里亚诺·托尔切诺(Adriano·Picinati Di Torcello)丨

3.jpg

德勤卢森堡顾问咨询部门的主管,拥有20余年的专业经验。他主管德勤卢森堡公司的艺术金融活动,创办了服务专网www.deloitte-artandfinnance.com,并领导至今。曾在Banque Degroof卢森堡公司工作多年,并持有商务与金融学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以及银行与金融理科硕士学位。

主题演讲:艺术与金融:过去、现在和未来

 

菲利普·霍夫曼(Philip·Hoffman)丨

4.jpg

英国艺术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目前管理旗下9支不同类型的基金。在创立英国美术基金公司之前,曾就职于毕马威,并在佳士得拍卖行工作12年。菲利普是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基金发展委员会成员、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发展委员会成员,及佳士得教育专业顾问团成员。

主题演讲:艺术投资:艺术品作为资产

 

黄隽丨

微信图片_20170329204723.jpg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专业,是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金融研究中心访问博士,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报告》主报告的执笔者和发布者,是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特邀授课专家。

主题演讲:艺术银行可以成为商业模式吗?

黄隽博士为“圆桌讨论(一)”主持人


微信图片_20170329211336.jpg


扬·普莱森斯(Jan Prasens)丨

微信图片_20170329204623.jpg

在苏富比金融部门担当过很多职务,并最终在2006年成为该公司的财务部部长。2007年,他接受苏富比的金融服务,出任总经理至今。在他的带领下,苏富比成功转型为当今艺术市场最大的单纯资产支持性贷款机构。在他的任期内,他曾监管总额超过30亿美金的新贷款融资,并使苏富比金融部门产生的收益至少翻了三番。

主题演讲:从苏富比的视角看艺术市场发展中的艺术金融

 

蒂姆·亨特(Tim Hunter)丨

timu.jpg

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哲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中世纪历史讲师与导师、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西方艺术部馆长、佳士得拍卖行历任估值部副总监和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总监、以及在格尔约约翰国际艺术顾问公司担任总监及董事会成员和早期大师绘画与19世纪绘画主管。2014年至今在法尔科美术艺术投资公司担任副总裁。他常参加世界各地的关于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史主题的讲座,并发表大量文章与评论。

主题演讲:艺术市场的现状和艺术金融的兴起

 

杰里米·埃克斯坦(Jeremy Eckstein)丨

杰里米.jpg

艺术经济领域的领先专家,他曾是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以及巴黎高等艺术研究学院的高级顾问讲师。他曾在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伦敦的课程项目中担任讲师,并在中国召开的其他会议中做过演讲。他曾担任苏富比拍卖研究部主任、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美术,投资组合监管人。1990年成立杰里米埃克斯坦顾问公司,同时他也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专业顾问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

主题演讲:组建和管理艺术基金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经验


金巍丨

邵宇.jpg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化金融蓝皮书主编。并撰写了《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7)》、《梅花与牡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战略(2016)》、《中国文化金融合作与创新(2015)》、《创新的力量: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探析(2014)》等。

主题演讲:在规范和创新的平衡中发展艺术品金融

 

孙贵珍丨

微信图片_20170329204002.jpg

于2006年加入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负责亚洲区业务,并与2014年被任命为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她曾任美商友邦保险公司及美商联邦保险公司台湾及香港分公司核保及赔偿部门管理职位。近期,她作为安盛艾芬保险有限公司的合作方为马来西亚地区提供艺术品保险服务。

主题演讲:艺术品保险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功能

 

邵宇丨

金融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SWIRE学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陆家嘴沙龙理事会秘书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成员。他曾任上海市宝山区发改委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系主任、CFA项目主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以及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财新网专栏作者。他目前任中国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和副总裁。2014年度中国青年经济学人,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任务,被业界誉为新一代海派经济学家领军人物。

邵宇博士为“圆桌讨论(二)”主持人


微信图片_20170329211333.jpg